close

莫把調侃當幽默

  有個典故「獼猴騎土牛」,知道的可能不多。這個語詞,是諷刺在官場上升遷緩慢,就像獼猴騎在土牛上面。

  猴子本來攀上爬下,行動敏捷,可是騎在老成持重的牛背上,就慢了。這和另一句歇後語:「獼猴騎烏龜,急不得也。」意思類同。

  典故主角是州泰。州泰,是三國時代魏國人。司馬懿識才,很欣賞他,有意提拔,不料他恰逢喪事,父、母、祖父相繼過世,服喪期長達九年。司馬懿虛位以待,整整等了他九年。州泰守孝期滿復出,擔任司馬懿的幕僚,短短三十六天之後,又升了官,擔任新城太守。

  某次宴會上,司馬懿讓尚書鍾繇調侃州泰,說:「你從平民到當官,三十六天就當上郡守,就像乞丐坐上車子,怎麼這麼快?」

  州泰回應說:「是啊。你是名門公子,年輕以文采才華知名,卻像獼猴騎土牛,何其緩慢?」賓客聞之大笑。

  從這段對話看來,州泰反應很快,被人家比喻為「乞丐」,就以「獼猴」回嘴。聰明歸聰明,就是太犀利了,很容易得罪人。而鍾繇升官慢,也許是事實,但公開講出來,等於調侃對方,也不太厚道。也許州泰肚量大,不記仇,反唇相譏,扳回就算了。鍾繇碰一鼻子灰可能認了,卻也可能銜怨伺機報復。儘管州泰以直相報,還是很為他捏把冷汗。

  不過司馬懿畢竟是司馬懿。他以用人術聞名,能夠破格拔擢,耐心等候,的確很有一套。他調侃州泰,也不自己來,而是派人執行。長於人事管理學的司馬懿,知道戲謔部屬不是好事,他不會笨到留人話柄。

  戲謔、調侃、挖苦、奚落別人,有一種從自卑轉為自大的快感,對內心機制脆弱的人,彷彿找到情緒出口,身為主管更容易藉由權力來滿足這個慾望。但上級主管(包括父母、師長)必須懂得克制,因為不管有無惡意,對聽者多少都是傷害。有些企業倡導的企業文化,第一條準則便是「尊重個人」,然而如果老闆對員工冷言冷語、揶揄調侃,一切便是空談了。

  司馬懿所處的時代,似乎掌權者很善於調侃他人。東吳的孫權也有這個例子。

  孫權的官員諸葛瑾(諸葛子瑜)臉很長,所謂「馬不知臉長」,臉長的人常被取笑。一群朋友私下嘲弄一番也就算了,但是身為國君,對待臣子,卻不應該輕薄訕笑。有一次孫權在公開場合,教人牽來一頭驢,並且在驢的臉上掛一條長標籤,上面寫著「諸葛子瑜」四個字。顯然這是諷刺諸葛瑾的臉就像驢子一樣長。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在場,立刻跪下來,請求孫權容許他增添兩個字。孫權同意,派人給他一支筆。諸葛恪在標籤紙上面補上「之驢」兩個字,驢子臉上掛的一排字,變成「諸葛子瑜之驢」。

  諸葛恪當下應該是很惱怒的,爸爸被羞辱,也等於自己被羞辱。但君王在前,也不好義正詞嚴,爭得面紅耳赤。最簡單的辦法,就是你寫我也寫,多了兩個字,主詞從「人」變回「驢」。他輕鬆應對,以幽默化解尷尬,在座群臣看了哈哈大笑,孫權覺得很有意思,並未生氣,把驢子賜給諸葛恪。

  比孫權更誇張的,是曹操的兒子曹丕。且看他對王忠的戲謔。

  王忠是曹操麾下的一名將軍,年輕時擔任亭長,曾經餓到吃人肉充飢。曹丕知道這件事之後,有一次和王忠同行,居然派人取來墳墓裡的骷髏,繫在王忠馬鞍上面,用來調侃。

  曹丕刻薄成性,連死人也不放過。「建安七子」之一的文學家王粲,生前喜歡聽驢子叫。他死後,曹丕為他送葬。在葬禮上曹丕對賓客表示,王粲喜歡聽驢子叫,大家各學一聲,替他送行吧!」

  皇帝的話,誰敢不從?於是學驢子叫的模仿秀在喪禮會場展開。本來肅穆莊嚴的場合,驢叫聲此起彼落,教人哭笑不得。

  幸好古代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了。現在除非為了飯碗,非忍氣吞聲不可,再高層的主管若是言語不當,可以告他誹謗,涉及兩性,或許還牽涉到性騷擾。以輕佻為幽默的主管級人物,慎之。

  然而打官司、出面控訴、撕破臉,都不是好事,受委屈的一方,若能善用智慧,化解不快,避免衝突,才是更好的模式。

(羅吉甫20110622)

剛剛看到的文章,覺得挺好的。

開玩笑這回事,其實真的是可大可小,可以讓感情加深,也可以瞬間破壞友情。

關鍵就是兩點:
1.熟識度
2.地雷區

每個人都有不可碰觸的地雷區,這應該不用多談,卻常有人自認為那沒甚麼,而常常拿做開玩笑的梗,你不在乎的事情,不要以為別人都不在乎。

比方有人認為姓名不過是個稱謂,隨意即可,有些人卻特別看重,背後故事不提,那無所謂的人便覺得是小事情而硬開玩笑,這就顯得場面註定不會太有趣了。

不過,地雷區其實也是有門道的。

熟識度,人家覺得交情夠好,或許不用認識十年八年,就是一見如故,也有認識十年八年的,卻還是陌生的緊。

這些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跟你很熟嗎?

請時時問自己,不要隨便接著別人的玩笑走,這可能像傳炸彈一樣,別人的時候不爆,就在你手上爆了。

你可以大聲喊說「為什麼人家這樣講就可以?」

但只需要淡淡回你「交情不同」。

正如被喜歡的對象搭訕跟被不喜歡的對象搭訕,反應肯定是截然不同的。

在此也稍稍分享一下。

有在洗衣服,或者看過洗衣精、洗衣粉說明的,都會看到一行字。
「不確定會否染色衣物,請於不明顯處以洗衣精(粉)搓揉,會透色請勿使用。」

開玩笑也是一樣。

其實說穿了,這就跟探雷區或者是探底線一樣意思。

同樣的方向繼續小心前進。

模糊乃至清晰,例如探問男女朋友,可以先從對事情態度、對感情想法一路慢慢問。

開玩笑,一樣從比較無傷大雅一路到臉紅心跳。

慢慢的走,快到雷區時,就會吃到軟軟的閉門羹。

突然跳進去,就是爆炸囉。

不過,一路探底線,其實不小心會顯得很白目。

在此提供,是不熟悉時避免踩雷,而不是要你故意去試探人家底線唷。

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,自嘲的開自己玩笑,開別人時要挑對方認為無傷大雅的玩笑。

塵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城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