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  

身為台灣漫才界的一員(很敢講),看一下日本搞笑界的大大大大前輩,所拍攝的《我們的交換日記》,似乎是挺合情合理的。

我本來期待可以看到像《漫才幫》那樣驚豔絕倫的漫才技巧,或者是一些很棒的啟發,來藉以增進我的漫才技巧……

但我錯了,錯得離譜了。

整部片我哭得唏哩嘩啦的,我說我們搞笑嘛……要不要讓人笑中帶淚就是很厲害的了,可是這部片,我簡直看的淚中帶血……

這大概是我完整的感想;所以如果今天,你是抱持著看喜劇片的簡單心態,那你現在就給我出去!

……

我是說,按上一頁!

好啦!要看的話,以下就劇透了喔。

十年,是一個整樣的概念?

十年過去,結婚十周年,我猜這非常值得慶祝。

十年過去,讓小孩子長到十歲,這一定看了心裡很安慰。

十年過去,少年漫畫的主角,十歲就準備開始冒險了。

十年過去,櫻木花道都可以打到大學延畢篇了。

十年過去,對王家衛來說,可能剛好拍一部片。

十年,如果都能堅持著同一個夢想,那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吧?

九把刀,也是熬了八年,就一舉成名天下知。

但對於房總游泳組合的介本跟田中來說,那十年的光陰就只換來一個沒有任何名氣的業餘藝人……

整部片的前三分之二,都很有熱血勵志騙的感受。

感覺到同樣方法無法換得更好的結果,於是主角決定改變作法,決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。

於是奮發圖強,力爭上游,接著勢如破竹,最後一舉成名,天下我有!

是啊……

如果他是勵志片的話……

導演藉著介本的口裡說著「高中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『所謂的想做跟去做,中間橫亙著一條大河。』從前我沒明白這句話的意思,現在我終於能夠體會。」

是的,想做跟去做,中間的確有條湍急的河流,那並非是鼓起勇氣跳下去,就能到的了對岸,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,最後也是被沖到了下流去而已。

介本由於曾經的大失誤,導致不夠相信自己,會膽卻、會害怕、會無法毫不猶豫跳進那條河流裡。

而這,本來是我所以為的高潮……

誰知道,其實這是暴風雨來的前奏罷了。

導演用了游泳來貫穿整齣戲,第一本的短劇是游泳,而介本喜歡的也是游泳。

從介本一開始自己游,到兩人似乎心意相通時的兩人併游,到介本追不上田中來暗示兩人的距離出現。

一直到決定拆夥時,兩人游向不同的方向。

所謂夢想?所謂堅持?遺憾世界並沒有好心到,你的堅持就可以兌換到你想要的東西。

終於兩個人拆夥了。

在盛開櫻花的公園,兩人從最後的本演到最開始的本,周遭的人群聚集,那是不曾在他們對段子時出現過的光景。

田中心裡很苦,但介本卻更難過。

因為解散非他本意,他認為自己已經跟不上田中的腳步,如果真的要他一直扯後腿,不如讓他自己飛翔。

夢想,就交給你了……介本抱著這樣的信念讓房總游泳組合解散了。

一年的時光轉瞬即過,介本的海外拍攝一年結束,而組合也解散了一年。

介本得到的是小麥般的健康膚色,而田中得到的,在電視上嶄露頭角全新旅程。

是時候放棄了吧?

「一直以來,辛苦你了。」介本的老婆友美緩緩的說著。

不是很能明白,但我卻能感受從螢幕裡跳出來的難過、不甘心、不捨得、羨慕、忌妒的諸般情緒,卻又化為了「我只能到這了」的落寞。

而這一切,都是非常商人的經紀川野所做的決定。

川野的眼光非常準確,他知道田中可以,也知道換個搭擋可以讓田中能更早出頭,於是他出面。

介本一直以來的應酬交際,讓他有了筆負債,而老婆友美的懷孕,也不能再讓友美去工作,更重要的是,你跟不上田中的腳步。

動之以情,誘之以利,威之以嚇。

介本只能流淚了,他很想大聲反駁,也想狠狠揍川野一拳,但他所能做的,只能輕輕放下……

一個為期一年的海外拍攝,既能讓老婆安心養胎,也能讓田中接受拆夥的事實,好吧!是該下定決心了。

而這一切,都是在介本歸國後,寫下他最後一篇的交換日記,淚水無法洗刷的委屈與難過,一點一滴的滲透到了紙上。

十七年,又過去了,王家衛大概又拍了一部半的電影吧?

當介本的女兒將交換日記,再度交給儼然是大師級人物的田中,他默默的細讀了一次交換日記。

「妳叫甚麼名字?」

「櫻,介本櫻。」

恍然間,我彷彿又看到了當時盛開櫻花的公園,兩個報著相似卻不同心情的搭擋,心中含著眼淚,演著一段段屬於他們的作品……

但田中心情只剩下憤怒!

憑甚麼讓你們決定我的路?憑甚麼你可以若無其事的讓我們組合解散?又憑甚麼現在搞得好像我是壞人一樣?憑甚麼?到底一切憑甚麼呢?

我的堅持從夢想換到了對你的憤怒,你以為這樣就是對我好?你以為這樣我會感謝你嗎?你以為你到底是誰?

「這樣也好,你一直都再逞強吧?現在稍微輕鬆點了吧?稍微鬆口氣了吧?」田中老婆的一席話,終於擊潰了田中的心。

他瘋狂的去找他毫不在意就丟棄的交換日記,拼命的從垃圾堆中翻找著,他找的不是那本日記,而是兩人過往的回憶……

十八年的歲月,小孩都能從高中畢業了,一個在演藝圈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,一個卻是肝癌的病人。

一切已經難以從頭,而故事也在此戛然而止。

整部戲環繞在介本跟田中身上,藉由著交換日記,讓第三人稱的電影變得有著第二人稱的微妙。

很喜歡導演小內在電影中的很多想法,若有似無的一些簡單鏡頭,卻很讓人回味再三,像介本大賽前跟友美很開心的討論獎金用途,鏡頭一拉,旁邊卻有著他更該注意的段子劇本。

呼應到上場時果不其然的忘詞,想想也真是諷刺呢。

沒有誰比較可憐或過分,有著只是一項項的選擇,日本的藝人由於大環境的影響,哪個人不是絞盡腦汁的努力前進?

沒有了對錯,其餘就當作是無奈吧?

感觸最深的,其實是很慶幸在台灣,雖然沒有一條通往頂端的漂亮管道,卻能夠在還如此不夠成熟的情況下,就能得到舞台,享受掌聲。

回想起來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。

或許有那麼個機會,也想往日本挑戰漫才的頂端啊!

arrow
arrow

    城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